繁体版 简体版
八三看书 > 历史军事 > 大唐:质子十年,率百万大军归来 > 第201章杜如晦的抉择,那多年的忠诚!
八三看书 www.83ks.net,最快更新大唐:质子十年,率百万大军归来!

咕咚….

李世民在艰难的咽了口唾沫。

他混身冒汗。

头皮,发麻的厉害。

只要自己一开口,什么狗屁师炎长技以制炎,都得靠边站!

李世民的呼吸,就像是开了风箱一般。

沉默。

死寂。

如墓。

落针可闻!

太极宫中,此刻只有众人的呼吸声和心跳声。

不知道过了多久,李世民缓缓站了起来,双眸,无比坚决,双手,狠狠的攥成拳头。

“好!”

他的嘴巴打颤,说出了这个命令。

“裴司空,麻烦你去告诉氏族门阀,若是他们真的有把握,那就….那就,那就动手吧!!”

“今年冬,便是大炎的,葬身之日!!”

李世民的声音,响彻于整个太极宫之中。

整个大殿,瞬间都死寂了。

片刻后,

裴寂激动的双手抱拳:“陛下英明!”

“那敢问陛下,士族门阀为大唐付出了那么多….”

李世民挥挥手,打断了长孙无忌的话。

他轻轻吸了口气,目光望着裴寂,轻声道:“让他们草拟一份需求吧。”

“多谢陛下,陛下英明!!”

裴寂闻言,大喜过望,直接跪拜。

萧瑀也是紧随其后。

“既如此,陛下,臣现在就赶紧把这个消息传递下去,陛下,臣….告退!”

“陛下可高枕无忧地坐在大殿上,看着北方大炎的….日薄,西山!!”

裴寂声音高昂。

李世民点点头。

裴寂和萧瑀,以及长孙无忌匆匆退下了。

李世民直接让氏族门阀草你需求清单,这就已经是说明了李世民的极大让步。

而长孙无忌,则是代表着他的意志。

去看世族需求,讨论,讨价还价等等,最终把他认为合适的名单,承上来给李世民。

而此刻。

李世民心中已然有了主意,不管氏族门阀什么样的要求,只要不太过分,他全都答应。

房玄龄,李靖,程咬金几人,你看我我看你,最后纷纷看向了李世民。

“陛下,士族门阀他们….这给的权限,是不是太大了?”

“若是如此让氏族门阀做大,后果不堪设想啊。”

房玄龄沉声道。

李世民有些疲惫的记得扫了他们一眼,摇摇头,目光,愈发的深邃起来,犹如深渊。

“不,玄龄,这话你说错了,氏族门阀就算是在坐大,也对朕这个位置没有太大的影响,可是大炎不一样,如果真的就这么看着大炎发展下去,到时候,朕….可能要成为亡国之君了。”

“士族门阀终究是内部,大家争争抢抢,夺夺闹闹,少不了什么,都是自己人。”

“而大炎….嘶,大炎若是做大了,大唐,那就没了!”

“好了,这件事不要再说了,希望….希望他们不要让朕失望,把大炎,彻底埋葬!然后收回青州,这便是我大唐目前最大的事情。”

“另外….诸位爱卿,今日太极宫所说的一切,任何人不许外传,否则,杀无赦!”

李世民目光狠狠扫了他们一眼,众人纷纷低头,噤若寒蝉。

而杜如晦低的头,可以说是为最低。

李世民看在眼里,也并没有放在心上,揉着额头道:“行了,朕有些乏了,你们也都退下吧。”

“今日,老程你们二人,也用不着值守了。”

说罢,李世民转身朝后走去。

“恭送陛下!”

房玄龄,李靖他们连忙起身,恭送。

当李世民离去后,他们才缓直起了身,齐齐转身,朝外走去。

天,有些黑了。

夕阳彻底的落下。

但!

最西的位置,还有最后的残霞余晖,那是太阳的最后一丝痕迹。

不过,

东方的月亮,已经迫不及待地升了起来。

犹如圆盘。

挂在天际。

几颗明亮的星辰,也已经显现。

几个人走在皇城的青石板上,都有些沉默。

“这个计策,真的能把大炎给消灭吗?”数息后,杜如晦突然再开口。

“如果大炎真的没有盐的话,肯定灭了,不用怀疑。”房玄龄深吸口气。

“没有盐….大炎应该没有盐的吧?”李靖抿了下嘴角,眉头紧簇:“这一次的计策,狠!也很毒,大炎应该挡不住的。”

“肯定没盐!”秦琼开口斩钉截铁,但几个呼吸后,他又苦笑一声:“如果有炎,那….可就麻烦了。”

“大炎那边没有盐矿,绝对不会有盐的!”房玄龄咬着牙,补充道。

“是,绝对没盐,老天保佑!”

“希望如此….”

“…….”

几个人说着说着,竟都开始祈祷了。

最后,

众人脚步一顿,你看我我看你,全都忍不住笑了出来。

老啦!

他们这一批人,真的都老啦!

开始怕这怕那,不像以前年轻时候的一言不合就是打咯。

而也正因为年纪大了,在这个世界生活的久了,就更会有敬畏之心。

越长大,越敬畏。

出了朱雀门。

长安已经彻底的繁盛起来,张灯结彩,无数百姓争先恐后的庆祝着突厥崩溃的事情。

“走吧,咱们….也去喝一杯。”

“去我府上吧。”

房玄龄邀请。

“喝,是得喝!”

众人重重点头,一同离去。

….…….….….….

杜府。

喝的嚎啕大醉的房玄龄和杜如晦,结伴而行,路上踉踉跄跄,在路人看起来就像是两个醉酒老头。

不,或者说,他们真的都醉了。

“到了到了,玄龄,你回去吧。”

“哈哈,我没事,放心!”

杜如晦满脸通红,笑容倒是满面。

房玄龄笑道:“好,把你送到这我就放心了。”

杜如晦没好气道:“都说了不用送,咱们都多大的人了,还担心小孩子一样啊?”

醉醺醺的房玄龄不断摇头:“不一样!最近不太平,而且克明你是在我府上喝醉的,这要是今夜你没回来杜府,那你夫人可得好一顿找我麻烦。”

“我还记得,一年前你就是….”

“好了好了!”杜如晦连忙打断,气笑道:“往事就不提了。”

房玄龄还想说,但这时杜夫人的声音传了出来。

“老爷回来了?”

杜夫人连忙走过来,搀扶起来杜如晦。

而后,她看向房玄龄:“房大人,多谢你送我家夫君回来。”

房玄龄笑道:“哈哈哈,这是老夫该做的。”

“咦….杜夫人,怎么感觉,你气色好了不少?”

房玄龄有些诧异。

他和杜如晦是好友,经常拜访来拜访去,但这段时间都没来过,主要是因为大炎这档子事给闹得。

朝廷人人自危,哪还有闲工夫闲野生活。

而他如果没记错,上一次来还是四个月前,那时候的杜夫人啊,以泪洗面,黑眼圈重重的,整个人都透露着一股悲观,以及死气。

看起来很让人心疼。

但现在….

不说状态多好,但至少和正常人差不多了。

杜夫人笑道:“是啊,气色好多了。”

“颜儿她….终究离开了,再怎么回忆,咱也得往前看不是?”

房玄龄有些感慨:“是啊….都过去了,杜夫人能走出来,好事,好事!人就应该往前看。”

杜夫人无奈摇头,而后似乎想起来了什么,快速道:“对了,房大人,要不要进来喝杯醒酒茶?”

房玄龄闻言,立马拒绝:“不!不用不用,我这就回去!”

“您这状态….”

“哈哈,我可以的!小七,备马!”

“好嘞老爷.!”

“房大人,真的不用吗?”

“…….”

杜夫人还在邀请,但房玄龄已经逃一般离开。

她实在无奈,把房玄龄送走后,这才走进杜府。

杜如晦已经不在原地,询问了下下人,是他们把杜如晦送回房间里了。

杜夫人当即往房间走去。

进入夫妇二人房间。

“老爷,看你这给喝的。”

杜夫人气笑,正准备捣鼓杯醒酒茶,但….下一刻,那面色红润醉醺醺的老者,却是猛然间无比精神。

杜夫人顿时愣在原地,而后两人四目相对,夫妇间多年默契都不需要任何言语,杜夫人赶紧检查窗和门,确定都封锁后,这才徐徐走到杜如晦面前。

“老爷,出事了?”

杜如晦满脸阴沉,而后叹气道:“是,是啊….”

“大事,和颜儿还有楚王有关。”

“什么!”杜夫人大惊失色:“发生了什么!?”

杜如晦看着她。

满目复杂。

其实在回来的路上,他在纠结到底要不要通风报信,毕竟他和李世民合作了多年,是铁杆忠臣。

房谋杜断。

李世民怀疑谁,都不会怀疑他和房玄龄的。

所以为了回馈这份信任,杜如晦尽忠尽职,也以最大的忠诚回馈给李世民。

忠心与家庭,一直困扰着他,让杜如晦不知如何抉择。

但现在….

看到自家夫人模样,杜如晦知道了。

深深地知道。

倘若未来大炎真因为盐而倒塌,颜儿死去,那么自己夫人,又会回到四个月前的状态啊!

忠诚与家庭。

这一次,他选择家庭!

杜如晦当即不再犹豫,把中午李世民要用盐制裁的事情,悉数告诉杜夫人。

杜夫人听完后大惊失色。

“老爷,我们该怎么办?不能让宽儿颜儿,还有莹莹他们出事啊!”

杜如晦特地把楚王名讳,放在最前面,是真正发自内心认可了李宽这个女婿。

杜如晦想了想,开口道:“我这地位太多敏感。”

“夫人,等会我书信一封,你找个合适时间飞鸽传书出去,如何?”

杜夫人闻言,有些紧张,但还是点头道:“没问题!”

“对了,这时要不要让荷儿知道?【杜荷,杜如晦儿子】”

“不!”杜如晦直接否决:“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,颜儿还活着的事情他都不知道,这件事,也别让他掺和。”

“至于若是事发后,我们全家满门抄斩,那也….无可奈何,什么都不知道的他突然就被抄斩,哎,就当….就当我们夫妇,这辈子欠荷儿的。”

杜夫人深吸口气:“嗯,我知道了。”

….….….….….….

长孙府。

后堂昏暗的烛火中,却聚集着很多人。

长孙无忌看着手中的册子,目光,扫过各大氏族代表的眼睛。

“没有了吧?”

“各家的需求,都写上了吧?”

“既如此,明日我就会呈上去,各位,你们也开始行动吧,这一次….一定要直接把大炎给摁死!”

长孙无忌低喝道。

“放心吧,长孙仆射,我们早就已经准备好了,就等你的命令。”

“哈哈哈!终于可以动了,娘的,这一次不搞死大炎,誓不罢休!”

“我这就去安排,青州啊青州,终于能拿回来了。”

“突厥也没了,大炎再没了,这天下….当真的将是我氏族的了!”

“或许这就是因祸得福,长孙仆射,先行告辞,我立马去安排。”

“…….”

这些人都走了。

裴寂和萧瑀,也走了。

长孙无忌望着手中厚厚的册子。

这上面都写着各家的要求。

长孙无忌坐下,望着烛火。

这一夜,

他没有睡着。

等到了天亮,这才进宫了。

….….…….….….

北疆。

突厥。

寒风呼啸着。

风沙,疯狂的塞进了颉利可汗的嘴里。

压根挡都挡不住。

颉利可汗趴在地上,一动不动。

周围,有突利可汗在内的数百突厥人。

这是他们休息的方式。

现在整个突厥草原上,全都是大炎人了,甚至颉利可汗怀疑,大炎人都要比突厥人多了。

而突厥人的数量,也在急剧减少。

虎豹骑和戚家军的横扫,让突厥压根没有任何的抵挡之力。

十万大军啊!

整整最精锐的十万大军被打崩了,之后颉利可汗逃回来准备聚拢残部,把还有的十几万大军都凝结起来。

但大炎各路将官,深知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,各路大军齐出,根本不给他聚拢机会。

以至于现在,突厥被逐步击破。

一盘散沙从不被人害怕,哪怕这盘散沙多达几十万军队也是如此。

也正因此,

所以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的大道理,源远流长。

而不能聚拢起来的突厥大军,怎么可能是大炎那些王牌骑军的对手。

….…….….….….(本章完)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